用90后的方式吆喝
2012-11-16 (à′?′: 中國糖酒網(wǎng)信息中心)
2003年,貓哆哩糖果代表著云南地方特色的旅游產(chǎn)品登上了消費市場,,云南的
休閑食品大多都是原生態(tài)、民族特色做為買點,同質(zhì)化競爭激烈,要走出區(qū)域貓哆哩采用了不一樣的的方法,它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營銷方式,獨一無二的宣傳。憑借著“送別女郎”的廣告走向了消費群體,在終端推廣當中,貓哆哩形成了一套最能體現(xiàn)獨特風味的“吆喝”促銷方法,在大街上、在校園里、在商場里,他們敲鑼打鼓的宣傳著自己的產(chǎn)品,這種特殊的叫賣詞,再加上民族的裝扮,形成了消費者心中一種很特殊的符號。
經(jīng)過幾年的發(fā)展,隨著市場的擴大,原來“解壓,吆喝”的營銷套路慢慢的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,在大聲的敲鑼打鼓也難以抓住消費者的眼球。從銷量上來看,成都市場2010年的銷量在5000萬到8000萬,沒有明顯的提升。
“以前的吆喝模式在現(xiàn)在的市場中顯得很土,我們需要下從新的定位產(chǎn)品,做不一樣的文化?!碧瘀?A style="COLOR: red; FONT-WEIGHT: bold" target=_blank>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(jīng)理助理宋子安說道,貓哆哩開始醞釀全新的定位。
于是,“最閑著,特危險”的另類“嘟嘴食品”橫空而出,除了“送別女郎”之外,包裝媒體化是貓哆哩新定位的重要組成部分,一系列創(chuàng)意、大膽的“段子”也體現(xiàn)在貓哆哩的包裝上面。比如說“再不啃老就老了”,“咱們是小孩,總要給大人一些面子”,“你敢評價國營單位的服務態(tài)度嗎?”等等,這些段子反映出當下實際社會現(xiàn)象,特別是對于90后消費者來說,段子里說的問題和說話方式都很契合他們的思維習慣,拉近了產(chǎn)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。
à′?′£o@nfr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