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首部糕點標準12月1日實施 不得含有致病菌
2012-11-23 (à′?′: 中國糖酒網(wǎng)信息中心)
《糕點通則》12月1日實施 對原輔料、感官及衛(wèi)生指標提出要求
中式糕點 致病菌檢出率必須為零
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中式糕點產(chǎn)品的生產(chǎn)、檢驗和銷售制定的國家標準——《糕點通則》將于12月1日起實施。
標準明確要求,生產(chǎn)企業(yè)不得使用過期餡料制作糕點,并且糕點中不得含有致病菌。
記者今天上午從國家標準委了解到,標準對中式糕點的分類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和標簽等提出明確要求。由于月餅已有專項國標,本標準不包括月餅,也不適用于裱花蛋糕。
上個世紀90年代,我國曾先后出臺了《蛋糕通用技術(shù)條件》等10部國內(nèi)貿(mào)易行業(yè)標準,這次是在此基礎(chǔ)上首次上升為國家標準。
標準將糕點按熱加工和冷加工進行分類。熱加工糕點是指加工過程中以加熱熟制作為最終工藝的糕點;冷加工糕點是指加工過程中在加熱熟制后再添加奶油、人造黃油、蛋白、可可等輔料而不再經(jīng)過加熱的糕點。
熱加工糕點常見的有:烘烤糕點(如酥皮類、烤蛋糕等)、油炸糕點(糯糍類等)、水蒸糕點(發(fā)糕、松糕等)等;冷加工類則包括薩其馬類等。
對于人們關(guān)注的衛(wèi)生指標,標準更是有嚴格要求:
所有糕點的微生物指標都應滿足菌落總數(shù):熱加工糕點每克不得超過1500cfu,冷加工糕點應保證每克不超過10000cfu;大腸菌群:熱加工糕點不得超過30MPN/100克,冷加工糕點不得超過300MPN/100克;沙門氏菌、志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則不得檢出。
相關(guān)鏈接
《糕點通則》部分內(nèi)容
原輔料、餡料、感官:
要求糕點餡料應無異味、無雜質(zhì),特別是規(guī)定了不得使用過保質(zhì)期和回收的餡料來制作糕點。此外,要求所有糕點都應無異味,味純正,無可見雜質(zhì)。
形態(tài)、色澤、口感:
烘烤類糕點要求外形整齊,底部平整,無霉變、無變形、無糖粒和粉塊,帶餡類餅皮厚薄應均勻,餡料細膩;油炸類糕點則要求表面油潤,組織疏松,不夾生;水蒸類糕點則應表面細膩,粉油均勻,不粘、不松散、不掉渣,松軟有彈性等。
à′?′£o@nfr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