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曲霉:
本品米曲霉采用優(yōu)良菌種經(jīng)科學培養(yǎng)、嚴格分離,精制而成,具有米曲霉種曲(三級種)的功能。使用本品米曲霉制作大曲,成曲雜菌污染少、酶活力高、成品質量優(yōu)良、出品率高,且單位成本降低。
適用范圍:醬油、豆瓣、豆豉、豆醬、面醬等生產。
使用方法:將已的干麩皮(或面粉)與米曲霉混勻,再接種到熟料(冷卻至36-38℃)中拌合均勻,入池(或簸箕)制曲,品溫控制30-32℃,室溫控制26-32℃,制曲周期為30-48小時,其間翻曲二次。
接種用量:每袋米曲霉菌種可接種原料500公斤。
保質期限:4-10℃冰箱冷藏菌活力保用6個月,25℃以下室溫菌活力保用3個月。
米曲霉簡介
基本信息:Aspergillus oryzae ( Asp.oryzae)
半知菌亞門,絲孢綱,絲孢目,從梗孢科,曲霉屬中的一個常見種。
結構介紹:
米曲霉菌落生長快,10d直徑達5~6cm,質地疏松,初白色、黃色,后變?yōu)楹稚恋G褐色。背面無色。分生孢子頭放射狀,一直徑150~300μm,也有少數(shù)為疏松柱狀。分生孢子梗2mm左右。近頂囊處直徑可達12~25μm,壁薄,粗糙。頂囊近球形或燒瓶形,通常40~50μm。小梗一般為單層,12~15μm,偶爾有雙層,也有單、雙層小梗同時存在于一個頂囊上。分生孢子幼時洋梨形或卵圓形,老后大多變?yōu)榍蛐位蚪蛐?,一?.5μm,粗糙或近于光滑。
分生孢子梗長約2mm,近頂囊處直徑達12~25μm,壁薄而精糙。頂囊近球形或燒瓶形,直徑40~50μm,上覆單層小梗。分生孢子幼時洋梨形或隨圓形,成熟后為球形或近球形,直徑4.5~7.0μm,表面粗糙或近于光滑。分生孢子頭直徑150~300μm。
菌落生長較快,質地疏松。初呈白色、黃色,后轉黃褐色至淡綠褐色,背面無色,分布甚廣,主要在糧食、發(fā)酵食品、腐敗有機物和土壤等處。是我國傳統(tǒng)釀造食品醬和醬油的生產菌種。也可生產淀粉酶、蛋白酶、果膠酶和曲酸等。會引起糧食等工農業(yè)產品霉變。
在生產上的作用:
米曲霉是一類產復合酶的菌株,除產蛋白酶外,還可產淀粉酶、糖化酶、纖維素酶、植酸酶等。在淀粉酶的作用下,將原料中的直鏈、支鏈淀粉降解為糊精及各種低分子糖類,如麥芽糖、葡萄糖等;在蛋白酶的作用下,將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質降解為蛋白胨、多肽及各種氨基酸,而且可以使輔料中粗纖維、植酸等難吸收的物質降解,提高營養(yǎng)價值、保健功效和消化率,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飼料、生產曲酸、釀酒等發(fā)酵工業(yè),并已被安全地應用了1000多年。米曲霉是理想的生產大腸桿菌不能表達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載體。米曲霉基因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來尋找適合米曲霉發(fā)酵的條件,這將有助于提高食品釀造業(yè)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