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650 1979
“我干了,你隨意”、“感情淺,添一添”都是酒桌上最常見的勸解喝白酒的話。好像喝完一整杯白酒若是就不喝了。這么急著喝若是白酒,怎么品嘗到美味的白酒?喝白酒變“干”為“品”會變成趨勢嗎?
如果說喝酒之前碰杯的源頭是為了使酒液能夠交換一部分,在古代的各種陰謀中來保證自身安全,那么喝完之后互亮杯底則是相互之間開誠布公的一種表現(xiàn)。 而今很多時候,談生意、交朋友,要先喝一頓再說,酒局上好像不把自己和別人都喝倒就似乎沒有誠意,酒量似乎也成了能力的代名詞。這時候,自然要“干杯”,不僅一杯要“干”,一杯接一杯,杯杯都要“干”,這樣既顯得豪爽、酒量大,也能夠最快速地將人灌倒,大家都醉得暈暈乎乎的時候,自然說什么應(yīng)什么。
千百年來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酒一直是最為豪邁而充滿靈性的部分。在中國人含蓄的情感體系中,白酒是“白日放歌須縱酒”,是“與爾同銷萬古愁”,是“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”。即使不是“舉杯邀明月”的自斟自飲,也是家人團聚時的“春風送暖入屠蘇”。慶祝時固然舉觴豪飲,更多的則是花看半開,酒飲微醺的品賞。
除了酒文化的熏陶,品酒也有其科學依據(jù)。古代因為釀酒和蒸餾技術(shù)的落后,釀出的酒大多度數(shù)較低,喝酒多少動輒以升、斗來計量,而千杯不醉的神話在唐代之后就鮮少能夠看到實例。
但是現(xiàn)代白酒的度數(shù)二三十度已經(jīng)稀疏平常,酒局上的白酒更是以46度、53度等高度白酒居多。如果還像喝低度酒時一樣“干杯”,不僅容易醉,還會對身體,特別是過濾酒精的臟產(chǎn)生極大的負擔。白酒變“干”為“品”,已經(jīng)是時代趨勢。
既然是“品”,自然要仔細品一品。目前中國白酒品酒要領(lǐng)與葡萄酒有很多相似之處,分為看、聞、品幾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欣賞酒的流入,懸掛的杯子,聞著香味。但是這種借鑒還處于試驗階段,模仿的痕跡非常明顯。怎么將中國傳統(tǒng)酒文化與現(xiàn)代標準化評價標準相結(jié)合,形成專屬于白酒的鑒賞流程和要領(lǐng)?或許,讓人們學會品酒,放慢飲酒速度,這樣酒文化和企業(yè)品牌才能真正得到提升。
來源:葡萄酒網(wǎng)
該二維碼7天內(nèi)(02-19 前)有效,重新進入將更新!
本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如您對文章內(nèi)容、版權(quán)或其他問題持有異議,請與糖酒網(wǎng)聯(lián)系,聯(lián)系電話:400-650-1979。
![](http://cc.tangjiu.com/zhaoshang/skins/images/qg.jpg)
相關(guān)白酒百科
- 一個故事讓你了解酒的由來
- 為什么有的白酒喝了之后頭疼口干,有的啥事沒有
- 為什么白酒酒精度有高低之分?
- 我國白酒分類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劃分?
- 品酒的正確打開方式
- 白酒好喝的標準是什么呢
- 如何區(qū)分陳釀酒和窖藏酒?
- 怎樣才算是適量飲酒
- 老酒與新酒在時間上,有什么區(qū)別?看看釀酒人怎么說?
- 醬香型白酒的四大工藝,那種更好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