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650 1979
茶城安溪 文脈沒有斷
2016-04-20 (à′?′: ì???í?)
說到安溪,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茶葉品種“鐵觀音”。“鐵觀音”這三個字仿佛是與“安溪”捆在一起的。的確,位于福建泉州的安溪是中國大的鐵觀音茶葉(茶葉招商)種植地區(qū),有著源遠流長而成熟的制茶工藝。這里不僅處處茶香繚繞,而且茶文化氛圍濃厚。若有故友新朋來訪,無論走到哪里,坐下來的件事便是喝茶。
但安溪,并非只有茶葉。這座小城,遠比人們想象中的豐富。
比如畫家黃永玉先生與這座小城的緣分??谷諔?zhàn)爭期間,當時只有十幾歲的黃永玉,來到由陳嘉庚先生創(chuàng)辦的的廈門集美學校讀初中,并隨學校內(nèi)遷到廈門附近的安溪,在這里度過了兩年多難忘的時光。近出版的長篇自傳體小說《無愁河的浪蕩漢子》第二部《八年》中,黃先生即寫到了這一段經(jīng)歷,關(guān)于安溪的山山水水、風土人情,以及讀書期間的老師和同學,篇幅多達二十多萬字。
黃先生筆下的安溪,“滿世界好的聲音,好聞的香氣,好看的顏色,好吃的味道,好感的拉手,好看的笑臉,亮的光,強的力,都拉到參內(nèi)(筆者注:參內(nèi)是安溪的一個鄉(xiāng))來了,大家親在一起。”
當年的廈門集美學校地址就在安溪城南的文廟,《八年》一書中也多次提到這里。“一個小小安溪城,居然有一座容得下集美學校的大文廟,可算是不想便罷,想起來由不得你不驚訝生奇。小小安溪城,蓋這么巍巍乎哉的堂皇大文廟做什么?”
始建于宋朝的安溪文廟,在歷史的歲月里屢毀屢修,到了清康熙年間,任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的安溪人李光地,請來名工巧匠對文廟做了大規(guī)模的重建。如今的安溪文廟,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自外向內(nèi)有泮宮、騰蛟起、鳳石坊、泮池、照墻、欞星門、戟門、廡廊、大成殿、崇圣殿、教諭衙等,主體建筑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,整個建筑群呈左右對稱。
此刻,我們置身于文廟里,仿佛還能聽到當年的瑯瑯讀書聲,看見烽火中那弦歌不輟的場景。令人欣慰的是,近八十年后的今天,文廟沒有在現(xiàn)代化的潮流中湮滅,盡管四面被幾十層的高樓包圍著,但這方文教重地依然保持著它原先的模樣,仿佛一種無言的堅守。而就在這個雨后初晴的早晨,一場特別的活動——“黃永玉長篇小說《無愁河的浪蕩漢子·八年》式暨插圖展”正在這里舉行。作為小說所寫之處、插圖所畫之處的安溪文廟,因此變得更加熠熠生輝。
捐資修建文廟的李光地,是安溪歷史上不能忘記的人物。在湖頭鎮(zhèn)李光地故居里,李光地的后人李金德向我們講述了老祖宗教導后代的故事。身居高位的李光地,在朝廷里勤勉為官的同時,對家族子弟也嚴格要求。為了端正家風,李光地寫下《家訓·諭兒》及《誡家后文》,而今,這兩篇文字被他的后代醒目地掛在故居的墻上。在安溪,像李光地這樣的“鄉(xiāng)賢”式人物為數(shù)不少。他們的共同點之一,就是有著濃重的家族觀念、深厚的家鄉(xiāng)情緣和強烈的愛國情懷。這便是為何近百年來,從閩南走出去的華僑常常捐資給家鄉(xiāng)和祖國的原因。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的家國情感,在這片土地上代代傳承。
對“家族”二字的重視,使得我們在安溪行走時,不經(jīng)意間就會遇見某個家族的祠堂。那天晚上,我們便去了謝氏祠堂,趕赴了一場“南音”之約。古老的南音,是中國現(xiàn)存歷史悠久的漢族古樂,被列入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它發(fā)源于福建泉州,以閩南語演唱。在樂師的琵琶與簫的絲竹聲中,在歌者的輕聲慢語、緩緩吟唱聲中,“昭君出塞”等一個個故事從“工尺譜”里走了出來。那悠悠的古韻,華美精致而有些悲涼愴然。一句唱罷,樂聲繞著祠堂里那些刻有精美磚雕的柱子久久不肯離去,在漆黑的夜晚里傳向遠方。
安溪的戲曲藝術(shù),除了南音,還有高甲戲。這種發(fā)祥于福建泉州的地方戲曲,廣泛流傳于閩南地區(qū),同樣被列入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有意思的是,高甲戲的審美特征乃“以丑為美”,以丑角行當見長,且常有富于夸張色彩的動作,這是高甲戲與其他很多地方戲曲的不同之處。譬如那天我們看到的《玉珠串》,即是一出寓莊于諧的諷刺喜劇。于外鄉(xiāng)人而言,雖然聽不懂高甲戲的閩南語唱詞,只能借助字幕來理解內(nèi)容,但是仍能被那些丑角的表演本身所吸引,被其逗得忍不住開懷而笑……
走進安溪,才發(fā)現(xiàn)一個茶葉之外的安溪。原來,這座閩南小城,除了茶葉,還有文廟、南音、高甲戲等等,以及與一位畫家不解的緣分。泡在茶葉里的安溪,四處飄逸著茶香;茶葉之外的安溪,同樣處處彌漫著文化的芬香。這種茶香,以及茶香之外的氣息,從歷史中走來,從古延續(xù)至今,形成了閩南小城安溪之文脈——在安溪,文脈沒有斷。
上一篇:精致茶葉盒——茶文化的載體
下一篇:都勻:品云貴高原縷春茶的味道
![](http://cc.tangjiu.com/zhaoshang/skins/images/qg.jpg)
相關(guān)文章
- 全國糖酒會http://www.usrcnats2020.com/tjh.html
- 地方糖酒會http://www.usrcnats2020.com/df.html
- 濮塘村小茶葉撬動集體經(jīng)濟“大茶業(yè)”
- 青川茶葉暢銷第十一屆四川國際茶博會
- 福建寧德:以茶為媒 香飄兩岸
- 安溪:秋茶質(zhì)優(yōu)價漲 茶市交易紅火
- 春韻夏澀秋茶香,各季茶葉都有哪些特色?
- 湘西古丈茶葉亮相第二十六屆深圳春季茶博會
- 湖北竹山:“小茶葉”變身“大茶業(yè)”鋪就鄉(xiāng)村振興路
- 普洱江城:“金葉子”鋪就致富路 電商培訓造就“新農(nóng)人”
- 越南茶葉出口居世界第五,中國市場占12-15%
- 昔日無名古茶 今日產(chǎn)銷兩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