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650 1979
食鹽是烹飪時必需的調味品。雖然它會讓菜肴更加美味,但是攝入過多確實會損害健康。攝入過多食鹽會引發(fā)高血壓、冠心病、中風等病??茖W研究證明,吃太多鹽還會間接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。如果身體有以下情況,可能你鹽的攝入量超標了。
想喝水。食鹽過多,人體內的鹽和水的電解質會出現失衡狀態(tài)。于是,大腦便會發(fā)出“想喝水”的信號。
思維不活躍。研究表明,體內出現輕度脫水會影響人的注意力、記憶力、判斷力和反應能力。
四肢等局部位置出現水腫。如果發(fā)現自己沒有長胖,可是手指足部卻出現腫脹,那可能就是鹽吃多了。不過局部腫脹的癥狀只會持續(xù)一天,但是長時間如此也會延長癥狀出現的時間。
經常上廁所。鹽吃多了出現尿頻是因為身體需要自我調節(jié),臟器官需要將體內多余的鹽排出體外以維持水鹽平衡。
皮膚變得粗糙、干燥。長期攝入過多食鹽很容易導致組織間的鈉水潴留,讓細胞缺少水分,會讓皮膚變得干燥、長皺紋等。
注意生活中的“隱形鹽”
控制鹽的攝入量其實是控制鈉的攝入量。生活中,除了家庭烹飪會放鹽,還有許多食物含有鈉。像加工食品、街頭小吃、餐館和各種快餐連鎖店里的食物往往也含有大量鈉。我們可以通過看食品的配料表來知道里面的鈉含量(即鹽含量)??靵砜纯慈粘J称防锏摹半[形鹽”吧。
各種零食:一些餅干、甜面包、點心類的食物里面都含有鈉。還有些涼果蜜餞、果脯果干等酸味零食的鈉含量也很高,它們都是長時間浸泡在鹽水里然后再取出來曬干,用糖腌制而成的。還有那些咸味的零食,如魷魚絲、牛肉干、海苔等,都含有檸檬酸、鈉苯甲酸鈉等添加劑。
各種調味料:平時做菜用的醬油,辣椒醬,豆瓣醬,雞精等調味品都含有鈉元素。所以做飯時添加這些調味品后就不要再放鹽了。
速食、快餐食品:一盒方便面平均含鹽量達6.2克。100克掛面的含鹽量達1.6克。另外,像披薩、漢堡、油條、早餐麥片、包子、饅頭等含鹽量也不低,攝入時需注意。
健康吃鹽不傷身需謹記3點
1.家庭控鹽
家庭烹飪時控制攝鹽量,可以用限鹽勺、限鹽罐控制用鹽,做菜時可用天然香料或佐料來替代調味料。還有一個小技巧是做菜時在菜快熟后再放鹽,既保留了咸味,也控制了鹽量。
2.食用低鈉鹽
低鈉鹽添加了適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,鈉含量也低于普通鹽。但是低鈉鹽含鉀量高,功能不全的人不宜攝入。
3.攝入天然的含鉀豐富的食物
鈉鉀呈拮抗作用。適當攝入些含鉀食物可幫助排出體內的鈉。日常生活中,鉀元素的食物來源有新鮮果蔬、粗糧等。像香蕉、芒果、檸檬、油桃等水果,菠菜、芹菜、海帶、番茄等蔬菜,紅薯、大豆、蕎麥、玉米等粗糧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來源: 車迷社
![](http://cc.tangjiu.com/zhaoshang/skins/images/qg.jpg)
相關文章
- 全國糖酒會http://www.usrcnats2020.com/tjh.html
- 地方糖酒會http://www.usrcnats2020.com/df.html
- 調味品企業(yè)增速普遍放緩 海天味業(yè)長期發(fā)展優(yōu)勢尤存
- “懶人調料”走紅 復合調味品搶跑市場
- 山東省調味品協(xié)會助力魯味健康菜產業(yè)發(fā)展
- 自貼“添加劑”標簽、被群雄“圍剿”,“醬茅”海天或被替代?
- 企業(yè)破圈,全鏈破局!楊安鎮(zhèn)調味品產業(yè)搶占新風口加速轉型
- 營收凈利均下滑,海天味業(yè)交出上市后“最差”三季報
- 調味品還香不香?行業(yè)前景淺析
- 醬油“零添加”?千億級的調味料賽道也追逐健康消費
- 第二季度國內調味品相關企業(yè)數增長 海天味業(yè)精準把握新消費新趨勢
- 一瓶醬油到底能賣多貴?三萬!